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石滬

由來

  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石滬必須在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能得以發展。

  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臺灣,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而澎湖則可以說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先民在澎湖填造石滬迄今,至少已經有二百五十年的歷史了,一直到廿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可說是澎湖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項產業文化。

  目前澎湖在各地的石滬總數,約有 580 口之多,其中有 88 口分佈在吉貝嶼四週。吉貝嶼的石滬,無論是數目還是密度都居於全縣之冠,先民就靠著一畦畦的「海田」,胼手胝足的來養活世世代代的子孫。因此吉貝不但是當之無愧的「石滬的故鄉」,更在 2003 年成立吉貝石滬文化館,記錄與保存石滬的精神。



修建方式

  早期欠缺動力機具的年代,動輒幾百公尺,甚至上千米長的石滬,都是靠漁民用雙手搬運石頭,一塊一塊的在海水中堆疊出來的。所以建造石滬就像要成立一家公司一樣,必須先募集股東,擬訂合夥的契約,分頭準備工具和石材,來合力填造。這些合夥人可能是有血緣關係的族親,也可能是地緣相近的鄰里,少則十數人,多則二、三十人,人數多寡完全看石滬的大小及工程的難易而定。

  填滬之前要在海面上放一個木桶,來觀測潮汐的走向,以便擇定滬門的方位。因為滬門必須正對著海水的流向,魚兒才容易隨著潮水退困在滬房中。填滬的石材由股東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去礁岩上鑿取,再以雙手或竹筏搬運到基地旁堆放。填滬的工作必須在退潮時才能進行,大塊的玄武岩要利用海水的浮力搬移來墊底和砌邊,每一塊石頭都必須以站姿互相擠靠嵌契,再用小塊的珊瑚礁岩填補縫隙,才能築出牢固的石堤。

  石滬完成之後,股東們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以後這一年輪享巡滬捕魚權的順序,擁有巡滬權的股東稱為當天的「滬主」。股東捕魚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都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滬主。海水每天都有兩個漲退的週期,所以每天的滬主原則上都有兩次的巡滬權。

  滬主的捕魚權具有排他性的,其他的人都必須給予尊重,要不要請人手去幫忙,也完全由滬主決定。每一位股東都可以分配到一個專用滬牙的石滬,則在丁香漁季裡允許所有的股東一起去撈捕丁香魚;但是每一個人都只能在自己的滬牙上撈捕丁香,當天入滬的其他大魚還是屬於滬主的專利。

  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蹤,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等到魚群游集到岸仔內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下海來圍捕。



吉貝石滬文化館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182-2號
電話:06-9911487



特色

  「吉貝石滬文化館」成立於2003年,位於吉貝旅遊中心裡面,是文建會補助的澎湖第一個民間文化館,展示室雖然只有30平方公尺大小,卻包羅了澎湖縣最完備的石滬文物和相關訊息。
  展示的內容包括:走廊上的巡滬人模特兒、石滬漁權的石碑拓印捲軸;展示室內的石滬結構、石滬的修建、石滬的漁法等油畫和沙畫,石滬中常見的魚類燈箱、燭光畫和石滬漁業短片,及各種石滬相關的文獻和漁具,而在室外的海堤上則以一座石滬意象的裝置藝術,來引導觀眾走入潮間帶的石滬群中。
  吉貝石滬文化館不但是澎湖第一個民間文化館,也是澎湖第一個「另類」的博物館,未來更希望能是一個由居民自主營運的社區博物館,讓石滬的故事代代相傳,讓石滬的文化發揚光大,讓石滬的精神更加溫馨感人。

傳統漁業-潮間帶活動

大海的搖籃-澎湖潮間帶

一、前言:
  潮間帶,位於大海及陸地敏感的區域,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或潮濕、時而高溫或低溫或時而鹽度變高或變低等微環境變化非常的大,但也蘊運出了海洋無限的生機。


  澎湖四面環海,綿長的海岸線約 320公里,為全省海岸線最長的縣市。豐富的海岸地貌有濕地、沙灘、沙泥、礁岩及珊瑚淺坪等,更使本縣的海洋生物相異常的豐富。

二、潮間帶的特性
  潮水漲退潮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潮間帶是我們地球上海陸交界的地帶,受潮汐的影響,每天會有兩次被海水淹沒,也有兩次會暴露在空氣中。因此,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各種生物,必須具備有一些特殊的本領,才能適應這種海陸劇變的環境,在這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1)潮汐
  在某一定時間內海平面呈周期性可預測之漲落潮謂之潮汐。此為影響潮間帶生物最重要的因素。造成潮汐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太陽及月亮的引力,地球的地心引力或動力與地球自轉離心力的向量合力所造成,再加上各地海底地形及風力之不同而略有差異。
  潮汐對海洋生物最大的影響主要看退潮後生物暴露於空氣的時間長短,及當時氣溫的高低,或為一天的中午或半夜,此二因素不但可決定生物是否會脫水乾燥而死,也決定其生物可在水中攝食的時間長短。

  一般而言,潮汐長有規律性,故許多沿岸生物在生理、生殖行為上均有節律性的現象。

(2)溫度
  大洋之中的水溫相當穩定,而潮間帶地區水溫變化則十分據列,且常超過生物高溫容忍的範圍,有時雖不立即致死,但會使其體質變弱,更易受到其他因子二次傷害。

(3)波浪
  影響海洋生物分為兩方面,一為機械式的衝擊或沖刷力,可剝離或沖走許多固生或棲身在潮間帶之生物,在沙石海岸甚至可改變其地形與生物分佈;其次為波浪可延伸潮間帶的範圍,使潮間帶之生物可分佈至更上緣碎波可及之處以及增加溶氧。

(4)鹽度
  鹽度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為低潮時下大雨,使潮間帶特別是潮池之海水遽降,其次為低潮時晝間水份蒸發快而使潮池中之海水鹽度劇增。

三、澎湖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澎湖潮間帶即寬且廣,水淺而平,大部分為粗粒砂質沉積物、貝類珊瑚殘骸礫石堆積,潮下帶由岩石及珊瑚礁所構成,底質呈多樣性,因此孕育 非常豐富的底棲生物,其中包括藻類、珊瑚類、甲殼類、貝類、棘皮動物類和魚類等等。
藻類
一般大型海藻簡稱為海藻,包括藍綠藻、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四大藻 類。目前台灣有記錄的海藻約有 600種,澎湖群島約有 100種。 海藻含有葉綠素a ,能行光合作用,除了能產生有機質和氧氣之外,大型海藻可成為其他海洋生物的棲地和庇護所,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育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可做為食物,如紫菜、青海菜、石花菜…等。

珊瑚類
屬於腔腸動物,澎湖海域已知的珊瑚種類約 120種,大多數生長在亞潮帶,而且群聚十分茂盛;少數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淺坪則以分枝形的軸孔珊瑚、疣微孔珊瑚、團塊形的鐘形微孔珊瑚、柱形管孔珊瑚、菊珊瑚、角菊珊瑚和腦紋珊瑚等為較常見。

甲殼類
包括蝦、蟹、寄居蟹、藤壺、蝦姑以及海蟑螂等,目前在澎湖已記錄約 110種,在潮間帶最常見種以槍蝦、沙蟹、扇蟹、梭子蟹和方蟹類別為主。

貝類
是軟體動物的通稱,目前在澎湖海域約有 686種,其中生活在潮間帶常見的類別有笠螺、青螺、鐘螺、岩螺、寶螺、芋螺、章魚、牡蠣、簾蛤、魁蛤等;也不乏經濟性食用貝類,惟數十年來大量採捕後,目前種類數量已急遽減少,不復往日多見,急待多方保育。
棘皮動物類
包括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和陽燧足等種類,目前澎湖海域記錄到約45種。在潮間帶常見種有黃疣海參、蕩皮參、黑海參、飛白楓海星、黑櫛蛇尾(陽燧足)、梅氏長海膽等,至於最具經濟價值的馬糞海膽已極為少見。

魚類
在澎湖已記錄到超過一千種以上,但是在潮間帶生活的種類極少,大都留在潮池裡,由於潮池有大有小,實在難以區別真正歸屬潮間帶種類;一般以體型較小的蝦虎魚較為常見,至於大型魚類都是留在潮池裡或石滬或人造的石墩裡。

課本重點整理-海洋觀光事業未來之展望

  海洋及島嶼觀光已漸成為全球的風尚,例如印尼峇里島、泰國普吉島、夏威夷、關島、帛琉、澳洲大堡礁、馬爾代夫等地,這些許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學習。二○○七年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選出的最佳旅遊地點是澳洲的大堡礁,大堡礁海洋公園一年之中接納了近200萬觀光客及490萬遊客。
  相對於面積廣闊的國家或熱帶的海島國家,台灣海洋觀光休閒的條件不盡相同,因此,台灣海洋觀光可參考其他國家成功的經驗,發展出適合台灣環境的海洋觀光,有系統開發沿海地區景點,文化與產業結合,海洋精緻文化形成沿海地區的特色。

國際海洋觀光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海洋觀光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海洋觀光發展帶動地區之開發,沿海地區逐漸改變為大樓、渡假屋,機場、海洋公園、渡假村、高爾夫球場,過度的開發與大量之人潮,對脆弱的海洋生態造成衝擊,例如溼地、紅樹林、海藻區被開發為海灘或遊樂區;遊艇碼頭或設施直接建築在珊瑚礁之上,瀕臨絕種之保育海龜的產卵場,受到大量觀光客的干擾或破壞。觀光人潮帶來垃圾、廢棄物、廢水倒放入海,觀光活動對海洋動植物直接、間接造成之損害,都喚起人們注意海洋觀光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二、海洋觀光對沿岸社區產生的衝擊
  海洋觀光休閒雖然對地方可以帶來繁榮與經濟上的效益,但同時也會產生社會、文化的衝擊,例如生活品質的降低、文化風俗入侵、外國商品進入、不尊重原住民等。有些財團企業經營的觀光事業,囊括所有的利益,甚至連員工都從外地招募,在地人則僅承受觀光產業所帶來的傷害。
三、海洋觀光與海洋傳統使用之競合
  觀光產業與一般傳統產業不同,觀光產業是由不同之產業,大大小小的業者所組成,如經營遊輪之大企業,至個人操作載客之小筏,更涵蓋服務業之飲食、住宿、交通運輸、器材工具、公共設施等。
國際海洋觀光事業發展趨勢
一、海洋觀絖休閒繼續成長為全球的趨勢
  據國際郵輪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ruise Lines)的報告,二○○一年至二○○四北美郵輪業平均年成長率達11.15%,二○○四年美國旅客達810萬,直接提供就業機會117,353人,經濟影響147億美元,包含間接效益提供就業機會315,830人,經濟影響300.6億元。北美郵輪業二○○○年時有郵輪163艘,至二○○四年有郵輪192艘增加29艘,載客鋪位由165,381增加至240,401,計增加75,000鋪位。全球二○○一搭郵輪旅遊的旅客(包括國內航線)由5,200萬人至增加為二○○四年7,388萬人。據國際郵輪協會(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CLIA)估計,900萬美國人民搭郵輪至世界各地旅遊。未來郵輪業成長及經濟效益十分驚人。
二、海洋資源管理、環境維設的衝擊日益受關切
  根據基金會指出,發展海洋觀光可能炎來的負面影響包括:
(一)觀光公共設施:為了因應觀光客的需求,一般興建機場、遊艇碼頭、旅遊、高爾夫球場等,如過度建設即會對當地的環境產生影響衝擊,但是沿海岸之觀光遊憩,這些公共設施都建設有非常脆弱的海洋生態圈內。例如,紅樹林及海草(藻)區被砍除開發為海灘;碼頭與其他設施直接興建在珊瑚礁上;瀕臨危險生物(海龜)產卵場被破壞或干擾。
(二)觀光客或業者之疏失。例如,廢水直接排放海中,廢棄物拋棄;潛水、釣魚、划船等對海洋生物及其生態環境之破壞及干擾;接近騷擾海洋哺乳動物(鯨魚、海獅等)及海鳥;觀光客大量消費海產,造成當地過度撈捕漁業資源;觀光客蒐集紀念品(貝殼、珊瑚),造成過度採集,影響環境。
(三)浮動城市(Floating town ):遊輪每次帶來遊客數千人,船舶及遊客帶來的汙染、垃圾、廢水。
三、發展永續海洋觀光事業
  永續發展是結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的整體展現結果,長期以來,生態旅遊以及所謂永續旅遊,更多是強調環境的永續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之永續。此外,也有學者從保護區、旅遊及社區等三方面,探討彼此間的關係及其與生態旅遊的目標,並認為在三者之間的良好基礎上,社區可獲得經濟與社會收益,其中經濟收益包括提高就業機會、當地企業發展、旅遊收入分配;社會收益包括基礎設施的改善(醫療衛生、通訊、交通、商業等)、社會經濟狀況改善、文化間的尊重和提高文化的自豪感等;保設區可以旅遊收入改善管理手段、增加保設資金,培訓環保社區意識;旅遊則可由自然環境的特殊性而得到持續的發展。
四、新興觀光據點及觀光產品多樣化、知性化發展
  近來全球的觀光發展大致呈現三大趨勢,即新興觀光據點的不斷竄起、觀光產品的多樣化,以及觀光據點競爭白熱化。遊郵輪大型化也是未來國際遊輪的趨勢,過去10年中遊輪不斷研發,配合船舶大型化,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五、重視海洋觀光休閒安全性
海洋觀光休閒因為以海洋為主體,不可預期較一般的觀光休閒高,不僅在於一般人對於海洋環境如水溫、海流、波浪、生物等的了解不足,海洋觀光休閒使用的工具如船舶、機帆、水肺、漁具等操作不熟悉,對於特殊狀況的處理缺乏經驗,而海洋氣候之更是變化莫測難以預期。一九一一年超級豪華遊輪鐵達尼號撞擊冰山,造成1,522人死亡的慘劇。二○○四年十二月南亞大海嘯奪走超過22萬9,000餘人的性命,重創印度洋周邊十餘個國家,是地球歷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之一。
台灣海洋觀光發展因素分析
  觀光是全球最大的產業,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研究評估全球觀光旅遊,二○○七年全球觀光及旅遊將創造七兆零六百億美元的經濟產值,二○○七年台灣觀光旅遊業持續成長,但在絕對經濟產值、對國家經濟相對貢獻、及成長預測三大關鍵指標排名中,將出現退步情況。
一、台灣發展海洋觀光有利條件
(一)海洋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適合發展海洋觀光遊憩
(二)台灣海洋觀光旅遊的潛在市場需求大
(三)海洋觀光已納入國家海洋政策及「觀光客倍增計畫」
(四)目前是發展海洋觀光旅遊的適當時機
二、台灣發展海洋觀光面臨的問題
(一)台灣地狹人稠、面積小,對環境的承載力有限
(二)颱風與季節風影響海洋觀光之發展
(三)海域遊憩活動與其他使用標的產生就合的關係
(四)海域受汙染及環境遭破壞
(五)資源未整合,行政效率待提升
(六)缺乏有效海洋環境保全及觀光遊憩的安全機制
台灣未來海洋觀光發展趨勢
  台灣發展觀光,除了本島之外,還有五大離島,澎沽、金門、馬祖、蘭嶼、綠島,各兼具獨有的海洋人文、自然條件,可以發展具有特色的海洋觀光事業,除了休閒漁業由漁政單位推動以外,海洋觀光遊憩活動的概況如下:
一、台灣海域觀光遊憩推展現況
(一)遊憩資源
(二)遊憩活動管理
   1. 公共建設及民間開發對於資源維護、海岸景觀產生極大衝突。
   2. 海域遊憩活動與漁業活動產生競合關係。
二、台灣海域觀光遊憩發展的方向
(一)確立永續海洋觀光產業策略,整體推動發展
(二)奨勵發展海洋觀產業、建立管理的機制
(三)整合社區、漁民、企業共同推動海洋觀光產業
(四)推展生態觀光,總量管制,維護生態平衡
(五)重點推展具特色、高品質海洋觀光旅遊
(六)規劃建設台灣沿岸休閒帶
  近年來台灣海域觀光遊憩在休閒漁業及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之海洋活動已有所進展,雖然有許多業者積極投入,但規模都很小,品質也不穩定,每逢例假日人潮擁擠,服務品質即大幅下降。更因為資金、人才的缺乏,難以有規模的企業經營,經常因陋就簡,喪失吸引遊客的競爭力。
  遊輪觀光旅遊已成為未來的趨勢,也帶來極大的商機,目前以北美地區為主,但其他地區的遊輪觀光人口已逐漸在增加。
  觀光休憩是一種綜合性的產業,需要各方面條件配合,從基本的自然景觀,觀光內容,文化特色、環保、資訊、交通、住宿、水電餐飲、景點、活動的設計安排,到生活便利,環境整潔、物美價廉,人民親切有禮等,都是吸引觀光客的動力,讓每一個來觀光的遊客都有物超所值的滿足感,才會近悅遠來,觀光產業持續發展。但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抱墩

利用礁岩底棲魚類迴游棲息近岸礁石的特性,以石塊在潮間帶上築成開口的石堆(石屋),這就叫做墩,漲潮時底棲魚類游凅於墩內,退潮時漁民便前往潮間帶將石墩拆解,以網圍魚,捕撈墩中的魚類,這項產業活動就叫做抱墩。

分部區域:澎湖傳統抱墩漁場主要分佈在本島白沙鄉面北的潮間帶,包括從中屯、講美一直到岐頭。赤崁一帶,其中赤崁早期為最大宗,全盛時期石墩有500座,岐頭約400座,30幾年前一日抱墩收穫都是數十斤,今日已經不到一斤的魚獲,想當然爾石墩也就一一頹圮廢棄了。

抱墩季節:每年春季馬尾藻生長的季節就是抱墩活動開始的號角,馬尾藻的生長會吸引小石班聚集在離岸較近的石墩覓食。

墩的組成:造墩石材有二:一則玄武岩石塊,一則咾咕石塊。主要於獲為玳瑁石斑、鸚哥魚、笛鯛,馬拉巴石斑,以及少數老鼠斑。抱墩過程:先是以耙仔清理墩仔旁邊的漂流物以利圈網;透過保麗龍浮具托載塑膠盛具以盛漁獲;盛具以細網封住頂面僅留一口,以杜魚兒遁逃。墩得先搬動大石塊,自外而內拆,墩愈拆愈小,網子也得跟著縮小,石塊搬盡時以雙手緊握木桿合住網口起網,把魚倒入盛具。

資料來源: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6%8A%B1%E5%A2%A9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牽罟


牽罟是使用地曳網來捕漁的一種漁撈作業方式,以往在漁船不多且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情況之下,會利用牽罟的方式將魚網送至海中,靠著浮標以及底下的鉛垂將整張網張開,並與岸邊的魚網繩所呈現成U字形,再由岸邊的人合力將網由外往內拉回,拉回時的漁貨除分配給提供船與魚網船家外,有出力拉網的人均可分得一份漁貨,懷孕的婦女還可以分二份,在二、三十年前這可是村裡面的大事,有時幾千斤的漁貨常讓拉的人笑的合不攏嘴,可想像當時牽罟的盛況,但由於近海漁業濫捕以及大魚產卵地的破壞,目前己成為絕響;
牽罟的地方有:時裡,山水,林投,外垵,內垵..等地,均是靠南面的海域,冬天時較為避風。
引用:澎湖民宿觀海別墅,澎湖傳統漁業活動 http://www.g-island.idv.tw/travel/traditional-fishery.htm

詳細資料



引用:澎湖自助旅遊玩家爪蛙與心如 http://www.wretch.cc/video/towa800&func=single&vid=3776546#




自行繪製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簡介

澎湖傳統漁業介紹



  • 四面環海的澎湖有著傳統的漁業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在規劃澎湖行時,有機會可以接觸到、認識,進而傳承給下一代了解,並期望宣導尊重大自然的觀念,讓後代子孫也可以接觸這美麗的海洋。